苏州财政:立足“支小支微” 构筑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体系

发布时间:2023-10-08字体:[大  中  ]

近日,财政部公布了2023年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名单,苏州上榜。近年来,苏州市财政局立足于“支小支微”职责,以惠民富民创业、提升服务效能和优化产业布局为导向,不断丰富财政金融供给渠道,强化部门间协同联动,构筑起机制平稳坚实、流程科学可控、产品亮点纷呈的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体系。

一是建机制强统筹,搭台架梁融活水。苏州市财政局积极履行职责,会同中国人民银行苏州市中心支行、国家金融监管局苏州分局和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搭建了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部门协同机制,合力组织开展普惠金融服务工作。在市政府《关于推进苏州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等政策文件的规划与部署下,积极助力“三平台一中心”投融资载体建设,以资讯集成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以竞争机制满足差异化、个性化融资需求,以征信大数据应用优化市场资信水平,进一步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提升融资效率,聚力解决“融资难”“融资贵”和“融资慢”问题。

二是广覆盖重保障,亮点纷呈齐发力。苏州市财政局着力做好普惠金融发展的资金保障工作,带动“多元化+便捷化”的政策性贷款产品体系持续放大功效,且基本实现了前期价格较低、中期贴息优惠、后端风险补偿的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全流程覆盖。市级财政累计出资超5亿元组建政银合作产品系列风险补偿基金,涵盖“小微贷”“信保贷”“富民贷”等多项贷款产品。截至8月末,“小微贷”累计发放1.59万笔,支持企业融资633亿元;“信保贷”累计发放5.4万笔,惠及1.42万家企业融资1382亿元;“富民贷”累计发放6386笔,支持个人及个体工商户创业融资12.35亿元。同时,各级财政近三年贴息资金支出超4000万元,进一步降低创业主体融资成本。在市财政引领下,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聚焦支小支农主业定位,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融资增信支持。截至8月末,市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已累计完成担保业务投放142亿元,惠及市场主体5827户,其中小微企业5553户、投放134.28亿,“三农”主体246户、投放4.96亿,平均年化担保费率仅0.72%。

下阶段,苏州市财政局将以我市入选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为契机,创新工作协同机制,加强组织保障,发挥中央财政奖补资金的引导作用,进一步优化普惠金融供给与市场需求的协调度、融合度,不断提高重点群体的金融可得性,拓宽普惠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完善普惠金融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

来源:江苏省财政厅